李白五古《王右军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诗作于开元十四年(726),时李白“东涉溟海”至越州。王右军:东晋书法家王羲之,字逸少,世称王右军。王羲之本琅琊临沂人,永嘉元年(307)随家族南迁会稽郡山阴县。二十三岁入仕,始任秘书郎,继为长史、宁远将军、江州刺史、右军将军、会稽内史。永和十一年(355)以病辞职。升平五年(361)病逝。【详参《晋书-王羲之列传》列传第50。】
王右军(李白)
右军本清真,潇洒在风尘。山阴遇羽客,要此好鹅宾。
扫素写道经,笔精妙入神。书罢笼鹅去,何曾别主人?
【注释】清真:纯真朴素。《咏怀》(魏-阮籍):“王子十五年,游衍伊洛滨。朱颜茂春华,辩慧怀清真。”《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》(李白):“我家仙翁爱清真,才雄草圣凌古人”
风尘:尘世;官场。《游仙》(晋-郭璞):“高蹈风尘外,长揖谢夷齐。”《人日寄杜二拾遗》(唐-高适):“一卧东山三十春,岂知书剑老风尘。”
山阴:越州山阴县。秦置山阴县,属会稽郡(郡治吴县)。东汉分会稽郡北部设吴郡,会稽郡治迁山阴。隋山阴县改会稽县。唐会稽县又分置山阴县,两县同城而治,并为越州治所。【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26越州:“秦立以为会稽山阴。……隋平陈,改山阴为会稽县,皇朝因之。……山阴县,秦旧地,隋改为会稽。垂拱二年又割会稽西界别置山阴,大历二年刺史薛兼训奏省山阴并会稽。”】
羽客:羽士、羽人,以鸟羽喻仙人飞升上天。后专指道士。《和从弟佑山家》(北周-王褒):“仙童时可遇,羽客屡相逢。”《玄元观寻李先生不遇》(唐-魏知古):“羽客今何在,空寻伊洛间。“
素:白绢。扫素:在白绢上飞快地书写。
笔精:笔墨精湛。《别赋》(梁-江淹):“虽渊云之墨妙,严乐之笔精……谁能摹暂离之状,写永诀之情者乎?”《送马员外拜官觐省》(唐-钱起):“笔精已许台中妙,剑术还令世上闻。”
笼鹅:指王羲之以字换鹅事。【《晋书-王羲之列传》:“性爱鹅。……山阴有一道士,养好鹅,羲之往观焉,意甚悦,固求市之。道士云:'为写《道德经》,当举群相赠耳。’羲之欣然写毕,笼鹅而归,甚以为乐。”】
【诗意串述】此诗首二句总写王羲之。王右军本来就纯朴天真,潇洒自在出入风尘。(曾在风尘中,也曾超脱风尘。)后六句记王羲之道经换鹅。曾在山阴县遇到一位道士,道士要他这位喜欢鹅的客人,挥笔写一幅道德经,他书法精湛妙笔如神。写完后提着鹅笼匆匆离去,甚至忘记告别鹅的主人。(以字换鹅体现王羲之的“清真”,也体现王羲之的潇洒。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短线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