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,林冲杀死王伦后,便拥护晁盖为梁山泊第一寨主。大家都赞同林冲的想法,晁盖推辞不过,只好应下,成为了梁山泊的第二任寨主。
他们召集所有人到聚义厅,举行参拜仪式。仪式过后,晁盖吩咐众人各司其职,竭尽全力共同成就大义。众人在梁山泊各司其事:修房子的修房子,练兵的练兵,一心准备抵御官兵。
大家始料未及,没过多久,有一天。几个头领在聚义厅商议事务时,下属忽然来报,说济州府的军官带着一千号人马,乘着大大小小四百多只船,正在石碣村水域停泊。
这是《水浒传》第二十回的开头:晁盖刚当上梁山寨主,做好团队分工,济州府就带着一千多号人来围剿。课堂上,溪老师引发孩子们思考:为何偏偏这时候来攻打梁山?梁山新团队能顶住这次攻打吗?带着这个问题,我们跟随溪老师和孩子们,一步步解析《水浒传》第二十回。
(一)官府为何偏偏这时候来攻打梁山?
展开剩余93%其实官府攻打梁山是有前因的。只因晁盖上梁山后动静太大,让官府再也坐不住,一心要捉拿晁盖等人。为何这么说呢?齐老师带着孩子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。
1.首先要算晁盖的“旧账”,官府的名册上早已把他们记了下来。官府并非平白无故攻打梁山,因为晁盖等人此前干了一件大事——在《水浒传》前几回中,我们知道他们七人劫了梁中书准备送给蔡京太师的生辰纲,那可是足足十万两黄金白银,极为贵重。
官府追拿他们已经很久,却一直没能捉拿到。更关键的是,他们劫了生辰纲后并未藏好行踪,反而一路投奔梁山,甚至杀了原来的寨主王伦,自己占山为王。这就好比一个闯了祸的孩子,不仅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还找了个大地方,把原来的主人杀了自己当头领。
官府定然会认为:这群人不仅敢劫取财物,还想抱团占地,说不定以后会劫掠更多人;现在若不管,日后恐怕更难管束。
2.梁山有了新变化,变成“有组织团队”。
可以说晁盖当上寨主以后,梁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原来王伦在位时,只想守着自己的地盘,不惹事、不让官府来找麻烦,只求能安稳过好日子。
但晁盖带着他的几个兄弟上了梁山后,情况就不一样了——林冲在吴用的劝说下杀死了王伦,拥护晁盖作为第一把手。晁盖上位后也如大家所愿,他本身就非常宽宏大量,而且很有领导力。
你看,他上任后第一次就这般说道:“我们大家各司其职,管好山前山后的事务,守好寨头、滩头,不可有过失,众人都要同心协力,共聚大义。”
随后,他让下属收拾两边的房屋,安顿好家眷老小,又将此前打劫得来的金银财宝分配给下属。接着,他再与众头领商议,整点仓库、修理寨内的栏杆,还打造刀枪、弓箭、衣甲、头盔等兵器装备,准备迎击官府的军队。此外,他还安排大小船只,让下属练习水上驾船厮杀的本领,做好万全准备。
所以说,官府是真的怕梁山势力越变越大,日后更难管束,因此才趁梁山刚重新组队、根基未稳之时,想趁虚而入,把这支尚未组建好的团队打散。
(二)梁山新团队能顶住这次攻打吗?
1.晁盖的 “稳”:像 “游戏队长” 遇突发状况不慌乱
当下属来报告说有济州军官带人马来攻打时,晁盖便请军师吴用前来商议。吴用笑着说:“兄长不用担心,我自有办法。古人云‘水来土掩,兵来将迎’,此乃兵家常事。”接着,他叫来阮氏三兄弟,在他们耳边低声交代该这样做、该那样做;又叫来林冲、刘唐,吩咐他们该如何行事,让他们各自带领手下;随后再叫杜迁、宋万奔赴各自该做的差事。
你看,晁盖这时候有了吴用的计策,遇到突发情况便如游击队长般沉着不慌。他一听说官府来犯,立刻召集兄弟们商量对策。而吴用知道众人各自最擅长什么,所以分工时特别有底气,懂得发挥每个人的特长,让大家各司其职,毫不慌乱。为何这么说呢?看他的具体分工便知:阮氏三兄弟擅长水战,所以让他们统领水军,引诱官府来攻;林冲擅长陆战,便让他驻守岸边,配合水面作战。
2.对比官府:黄安无分工,手下乱哄哄。
对比官府就不一样了。官府这边,济州府尹派团练使黄安带领一千号人,乘着船来到石碣村的湖滩边准备作战,他们兵分两路,摇旗呐喊着向金沙滩进发。
没想到刚要靠近金沙滩,就听到呜呜的喇叭声,于是便把船分作两路,往芦花荡的水湾里去。接着就看见阮氏三兄弟乘着三只船前来引诱,他们立刻领兵追赶,想把这三人拿下。可赶到半路时,先前去开路的下属突然逃了回来,急切地喊着要他们退兵,说已经中了梁山好汉的埋伏。
黄安听后,连忙摇起白旗,让手下的船只不要再追赶阮氏三兄弟。可他们刚要掉头,还没来得及行动,梁山好汉们就吹着口哨,飞快地赶过来发起攻打。最后,黄安被刘唐扯到岸边活捉,众多官兵不是被射死,就是受了伤。
(三)结尾
讲完以上内容后,谢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孩子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:做事之前要考虑前因后果;如果我们是团队中的一员,要懂得明确分工、团结合作,遇事才能不慌不乱。
朋友们,带着孩子们解读《水浒传》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。孩子们读了故事,能从其中获得启示,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,这对于他们来说,才是读故事的最终目的。晁盖、吴用等人被官军追捕,不得不逃到梁山泊。可是梁山泊的寨主王伦却推辞不让他们入伙。在旁的林冲看不过去了,在吴用的怂恿下,他把王伦杀了,拥护晁盖成为梁山泊第二任山寨之主。
这是《水浒传》第 19 回的内容。
王伦被赶下台,断了头,晁盖成了新的寨主。实际上,这不是简单的权力争夺,而是两种领导模式的正面对战。
在课堂上,老师跟孩子们解读第 19 回的时候,引导孩子们关注故事里的细节,看看王伦到底输在哪里?晁盖为什么得到大家的拥护?
我们深入分析王伦的失败与晁盖的成功背后的原因,最后总结“好头儿”拥有的那些标准。
(一)王伦的 “小作坊思维”:把梁山变成 “私人玩具箱”
王伦,原本他就是一个没有考中的秀才。因为在朝廷里没有机会当官,混不出名堂,就随着杜迁、宋万两兄弟来到梁山落草为寇。靠着一帮兄弟,占领了梁山。他本身没什么本事,他的下属杜迁、宋万、朱贵,武艺也平常。
本来,他是有机会带领下属把梁山做大做强的,可是因为他个人原因,在这个过程中犯了三个错误,而且这三个错误导致了他后来的悲剧。
对“新人”的态度:像防小偷一样。对待新来的人就像防小偷一样防备,为什么这么说?
我们来看林冲入驻梁山的时候就知道了。当林冲来到这里住了几天以后,王伦就叫下属拿出五两白银、两匹丝绸,说梁山房屋少,人力也单薄,怕耽误了林冲,所以送些财物,让他去别的地方入伙。
林冲一再说自己已经没有退路,下了梁山就会被官府捉拿,必死无疑。
朱贵和杜迁、宋万也在一旁劝王伦,说林冲不是来跟他们争什么的,只是想找个地方落脚。
可王伦一再推辞,故意刁难,最后还要求林冲杀三个人,把三个人的头拿上来做投名状,才愿意答应他入伙。
你看他为何这样对待林冲?在第 11 回里他就有自己的想法,说林冲是禁军教头,武艺高强,如果林冲要强占山寨为王,他们根本抵挡不住,肯定会输,所以他忌讳林冲,怕林冲抢了他的位置,一直在提防。
即便后来林冲加入梁山,王伦也没给林冲好脸色看。
等到晁盖、吴用他们几个人上梁山的时候也是如此。当晁盖说起自己杀了许多官兵,还有捕盗巡检,以及阮氏三兄弟如何厉害时,王伦脸上就变了颜色,心中充满不悦。
等到在山寨里摆上宴会时,他拿出五锭大银送给晁盖,说:“我们梁山只是一洼之水,如何能容下这么多好汉呢?不是我不想接纳你们,实在是梁山房屋稀少,恐怕耽误了你们,所以不敢相留。”
你看,他也是一再拒绝晁盖入伙,可以说他对有本事的人一直处于防范的状态。
2.对“未来”没有什么规划
他实际上把梁山当成一个安全的避难所,满足于过小强盗的小日子,抢些钱财,过好自己的日子,不想有什么作为。
为何这么说?因为当林冲想入伙时,听到林冲曾身居高位,被发配到沧州,之后又杀了大军草料场的人,他就很想拒绝林冲。不想接纳林冲,是因为林冲得罪了官府,怕官府因此也来追杀自己。
这一点,在晁盖他们准备入主梁山泊的时候,他也是这样。晁盖把杀了许多官兵和劫了生辰纲等事情说过之后,他听了心里特别踌躇,不作声,心中不悦,有些不自然,就不想留下这些人。
等到宴席上,他拿出五锭大银子拒绝晁盖入伙,说是因为梁山太小,没什么粮食,怕耽误了这些好汉,所以不敢相留。
这里又能看出,王伦其实是怕麻烦,怕得罪朝廷,所以拒绝林冲、晁盖等通缉犯入主梁山。实际上,他就是一个缺乏成长勇气的人,他不想成为官府的眼中钉,不想把梁山发展壮大,成为能与官府对抗的一方势力,他怕得罪官府。
(二)晁盖的 “大团队思维”:把梁山变成 “英雄大舞台”
晁盖带着吴用等人刚来到梁山的时候,可以说是外来的客人。他们来到这里,跟梁山原本的杜迁、朱贵、宋万、林冲本来就是素不相识。
来到这里,可以说有点像是来抢地盘的,可是他们仅仅用了几天的时间,林冲就在第二天天亮的时候私下拜访他们,安慰他们说:“你们不要担心,不要想着离开这里。只要有我在,王伦要是拒绝你们,我肯定会帮你们,为你们出头。”
你看,他们一来就得到了林冲的青睐。而且,晁盖拥有王伦所没有的胸怀,他还有哪些优点呢?现在溪老师来分析给大家看。
①把大门打开,欢迎新人。
当刘唐来找晁盖时,却被雷横逮了个正着。刘唐急忙解释,说自己是特地来投奔晁盖的,还直言是来给他送一场富贵的。晁盖听后,立刻想了个办法,让刘唐假扮成自己的娘舅,又教刘唐该如何以 “娘舅” 的身份与雷横对话,好让雷横相信这番说辞,最终放了刘唐。
刘唐把生辰纲的事情告诉了晁盖,晁盖觉得这笔不义之财,抢回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,所以觉得这事可行,便安慰刘唐说:“你既然专程来这里,肯定一路辛苦,暂且先到客房休息,这事我们从长计议,等日后再做打算。” 说完,就叫庄客领着刘唐去休息。
到了第二天,晁盖发现刘唐跑去追雷横,想追回那十两银子,他立刻带着手下人去救刘唐。好在路上又碰到了吴用,晁盖热情地邀请吴用参与进来。吴用一来,晁盖见是故交,也十分热情地接待他。
随后,阮氏三兄弟也来了,晁盖同样热情款待,连跟着一起来的公孙胜,他也热情招待,之后便把众人一起请到家里,商议截取生辰纲的事。
当大家都拥护晁盖坐主位时,他却推辞说:“我只是个乡村庄主,又没什么好东西款待大家,怎么能白白占着主位呢?”
由此可见,晁盖对待前来找他的人非常热情,而且只要别人有事情相求,他都愿意帮忙。
②对 “未来” 的规划:从“抢钱过日子” 到“替天行道”。
后来林冲杀了王伦,拥护晁盖主持梁山泊事务。晁盖自己也说:“自古强宾不压主,我是新来的,怎么敢占最前头的位置呢?” 之后在众人的一再推举扶持下,他才愿意当梁山泊的第一把手。
晁盖坐上第一把手的位置后,立刻安抚梁山泊上原本的老成员,还向他们表明:“梁山泊是大家的,不是某一个人的。” 但他也明确表示,在排位上,他看重的不是资历深浅,而是个人能力,会按照能力来安排位次。
他要求每个人都要管理好山前山上的事务,守好山寨和滩头,让大家各得其所,齐心协力共保山寨。
另外,他还吩咐下人收拾房屋旁边的空地,安顿众人的家小;又拿出之前打劫来的生辰纲,分发给山寨里的中上层头领,还有各个小头目和下属。
你看他这一系列操作,做得非常好:既安抚了老成员,又尽显宽宏大量、仗义疏财的品性,所以大家都十分拥护他。
(三)从梁山寨主的变化看 “好头儿” 的三个标准
溪老师觉得作为领头人,应该有领头人特有的特质。从梁山泊山寨主的更替这件事当中,我们可以知道:作为领头人,你做得好,大家才会拥护你;做得不好,大家是不会拥护你的。那领头人应该有哪些特质呢?我认为有以下几点,在课堂上我是这样跟孩子们说的。
能不能容人。也就是说,作为领导人,你能不能容得下眼里比你能力强的人,甚至比你能力弱的人?在故事里,王伦把梁山泊当成自己的私人领地,排斥有能力的人加入,这样一来,他的圈子逐渐缩小,没能扩大。 而晁盖非常欢迎有识之士加入,并且为他们搭建发挥能力的舞台,不断让自己的团队发展壮大。第二,能不能做到公平。在故事中,王伦自己独占好处,却让下属干苦活,导致大家怨声载道。他的做法难以服众,所以无法凝聚人心。而晁盖不搞特殊,他主张 “有好处一起分享,有活一起干”,做到公平公正。他会根据大家的付出给予相应的回报,让团队成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。
第三,作为领导人有没有目标。
王伦在任时,没有什么长远的目标,只希望过好眼前安稳的日子。所以他的团队缺乏发展的动力,没人愿意为了变得更好而努力。但晁盖不一样,他认为自己的团队应该以 “替天行道” 为宗旨,不是只靠小打小闹抢东西过活,不局限于眼前安稳的日子。这样一来,团队成员们就都有了奋斗的方向,大家干活也就有了积极性。
结语
其实在《水浒传》后面的故事里,我们能看到,晁盖作为梁山泊的第二位领导人,确实做到了一个领导人该做的事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
因为在他的带领下,梁山泊团队规模不断扩大,从原来的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,甚至上千人;团队实力也大幅增强,从原来只是劫掠路上的行人,发展到能够对抗官府、对抗贪官污吏。
另一方面,梁山泊团队的形象也得到了改善。过去,老百姓害怕梁山好汉,碰见他们就躲;而后来,老百姓不仅不再躲避,还主动支持他们,甚至有人主动前来投靠。
溪老师通过这些具体事例,向孩子们展示了晁盖领导力的特质,最后总结了作为领导人应该具备哪些特质,并且强调:作为领头人,核心应该是让大家一起变得更好。
发布于:安徽省短线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